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2017年確定為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外,要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
就是這樣一個高大上的會議,每次召開都關系著來年的經濟走向與改革重點,2017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攻堅年,注定經濟形式將迎來新發展、新變化。
供給側改革與去產能是2016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安防行業在這一年間也發生了不少變化。首先技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有實力的企業都在嘗試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技術驅動下的轉型升級成為安防企業都在面對的問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新技術產品沒有出現之前,伴隨電商的普及,產品價格越來越透明,沒有價格和技術優勢的企業被逐漸淘汰或是開始走向并購重組;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隨著居民收入水平逐年增高,帶動企業生產各個環節的人力和原料成本都在上升,中小企業壓力變大;整體市場前景看好,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項目都開始破土動工,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安防行業都將不用發愁市場問題,只需考慮現階段的技術創新是不能能夠滿足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
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基調是“穩中求進”,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解決經濟重大結構性失衡的突出問題,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
振興實體經濟還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安防行業也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堅持用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合作和資源合理利用,實現共贏共榮。努力提高安防工程和產品質量,發揚安防人的“工匠精神”,堅持質量為先,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打造擁有世界級品質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打造線上線下雙覆蓋的新型服務模式,擴大安防市場,不再只服務于企業市場,也給民用安防市場提供完備的銷售和服務保障體系;加強企業品牌建設,增強產品競爭力,出現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安防大廠。
安防產業想要實現長久蓬勃發展,就必須告別過去傳統發展模式,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更加重視優化產業組織,提高大企業素質,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使有技術、有人才、有特色的中小安企更好參與市場公平競爭。
當然,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同時,還要嚴格執行環保、消耗、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
近些年,安全生產事故屢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前不久的江西電廠坍塌事故致使74人遇難,把安全生產再次吹到了風口浪尖。實際上今年十月份習總書記才對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作出重要指示,可見安全生產還需警鐘長鳴。安防產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支撐作用毋庸置疑,未來安防產業發展的重心已經開始向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和智能制造業轉移,但是對基礎生產、建設的保障作用也不能放下,因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還需安防保駕護航。